明清“靖难之役”小说书写的语境变迁与赋义转移  

Contextual Changes and Meaning Transfer in the Novels of Jingnan Campaig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柳清文 万晴川 Liu Qingwen;Wan Qingchuan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  处:《明清小说研究》2024年第3期34-52,共19页Journal of Ming-Qing Fiction Studies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清笔记整理研究”(项目编号:21JZD047);国家社科基金规划一般项目“清代小说中的文论话语整理及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2BZW111)阶段性成果。

摘  要:明清以“靖难之役”为题材的小说,随着社会变迁,其书写重心和赋义呈现出三个不同的演变阶段:永乐至嘉靖年间,主要是响应朱棣的“革除”政治运动;万历至崇祯年间,则借表彰建文旧臣,力挽世道人心;清初时期,借“靖难”事件总结明亡教训,表达亡国之痛。“靖难”题材小说体现了在特定历史语境中,小说创作与政治、历史的双向互动、协同演进关系。小说书写既呼应政治的“召唤”,又夹带着“非官方”的“杂语”。“靖难”历史叙事小说化,文学叙事历史化;历史文本与小说文本之间互文,相互采撷,其结果是,有时历史比小说更像小说,小说比历史更像历史。

关 键 词:靖难之役 小说书写 赋义转移 

分 类 号:I207.41[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