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聊城252600 [2]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关节外科,山东聊城252600
出 处:《医学检验与临床》2024年第6期59-62,共4页Med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nd Clinics
摘 要: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依赖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病例,实验室采用不同校正方法的结果差异。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11月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31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3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在28~85岁,平均年龄为(60.94±15.49)岁。对此31例病例重新采集EDTA-K2管、肝素管及枸橡酸钠管血运用仪器测定血小板计数结果,采集末梢血制成血涂片手工计数1000个红细胞的同时计数血小板数,求得血小板与末梢血样本红细胞的比值,将此比值乘以末梢血样本的红细胞数,得到的结果为手工组血小板数。收集数据,根据不同抗凝剂将所有数据分为EDTA-K2组、肝素组、枸橡酸钠组、手工组,运用统计软件对四组数据进行两两配对分析,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同时计数EDTA-K2组、肝素组、枸橡酸钠组与手工组之间的相对误差。结果:EDTA依赖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病例中,EDTA-K2组、肝素组、枸橡酸钠组血小板计数的结果较手工组均偏低,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使用不同抗凝剂的三组样本中,血小板计数的结果也存在明显差异(P<0.01);[PLT(×10^(9)/L):EDTA-K2组29.45±18.53,肝素组112.48±34.36,枸橡酸钠组154.19±38.77,手工组178.90±43.18]。与手工组作比较,其余三组的相对误差分别为:枸橡酸钠组(13.98%)<肝素组(37.45%)<EDTA-K2组(84.26%)。结论:对于考虑EDTA依赖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病例最好采用血涂片染色复检,若使用更换抗凝剂的校正方法,血小板的测定值较真实值均偏低,但使用枸橡酸钠比使用肝素测定的结果更接近于真实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1.9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