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8 [2]苏州市广济医院药学部,苏州215137 [3]首都医科大学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100069
出 处:《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24年第7期444-445,共2页Adverse Drug Reactions Journal
摘 要: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NMS)和5‑羟色胺综合征(serotonin syndrome,SS)分别是多巴胺能抗精神病药和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诱发的可能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二者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NMS诊断标准[1],以及对SS敏感性、特异性都比较高的Hunter标准[2],均是临床中常用的诊断标准。NMS和SS的临床症状非常相似,并且均可表现为非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3‑5],症状和体征的重叠给鉴别诊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是,根据各自的诊断标准,首要条件分别是NMS患者服用了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主要为抗精神病药物),以及SS患者服用了5‑羟色胺能药物(主要为抗抑郁药物),这应该是两种不良反应鉴别诊断的基础。此外,现有研究认为两者主要的区别是发病的进展和特定的运动表现[6]。对于SS患者,眼科检查还可发现瞳孔散大和不同类型的眼球震颤[7-8]。既往确有抗抑郁药物引起NMS的案例报道[9-10],但是,文章对不良反应的判定主要还是依据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却忽略患者服用抗抑郁药,而非抗精神病药这一基本事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16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