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是阐释所在、闻阐释所能的根本依据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出  处:《新华文摘》2024年第14期160-160,共1页

摘  要:张江在《探索与争鸣》2024年第3期撰文指出,阐释是“公”“共”的,公共是阐释所在、阐释所能的根本依据。阐释在公共空间中展开,以公共理性认准及认准程度为标志,使阐释成为公共阐释。公共空间、公共前提、公共理性、公共阐释,均以公共为基准。如此,确证公共本义,把握公共蕴含,成为认知阐释何在、阐释何能、阐释最终为阐释的根本问题。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对“公”与“共”及组合词“公共”多有涉及,近代以来西方多位思想家对此也有丰富论述,但两者差别甚大。在此语境下,以中国话语为基准,辩析和讨论“公共”之词义、语义、意义,寻求和确定阐释的公共性质与根据,对阐释论框架下的公共阐释具有根本性意义。

关 键 词:《探索与争鸣》 张江 公共理性 公共空间 中国话语 组合词 公共性质 根本依据 

分 类 号:D63[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