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皮下潜行距离PICC置管的临床效果对照研究  

Clinical effect of PICC catheterization at different subcutaneous stealth distanc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梁妙丽[1] 富静[1] 陈圆圆 金丽红[3] 张聪美 LIANG Miaoli;FU Jing;CHEN Yuanyuan

机构地区:[1]丽水市人民医院静脉穿刺中心,浙江丽水323000 [2]丽水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浙江丽水323000 [3]丽水市人民医院护理部,浙江丽水323000

出  处:《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4年第7期670-672,共3页Clinical Education of General Practice

基  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面上项目计划项目(2022KY1441)。

摘  要: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沿血管走向,导管尖端送至上腔静脉的导管[1],近年已被广泛应于临床。然而,PICC置管仍属于有创操作,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并发症,其中置管后穿刺点渗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会造成感染、导管滑脱等风险[2]。近年来,国内外开始尝试开展隧道式PICC置管技术,导管经穿刺下方潜行2~4 cm距离后进入目标血管。

关 键 词:PICC置管 肘正中静脉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上腔静脉 导管尖端 导管滑脱 头静脉 血管走向 

分 类 号:R472[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