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会莹 MA Huiying
出 处:《河池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24-30,共7页Journal of Hechi University
摘 要:余华在小说《第七天》中以死观生,背后蕴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从社会历史批评视域对余华《第七天》中生命意识的诗性书写进行重新审视,发现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第七天》在荒诞之中洞见真实,揭示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本相,使真实广阔的社会现实在小说中亡灵的游荡中层层展开;其次,《第七天》用诗性精神构建乌托邦,为冰冷枯燥的社会增添温情与诗意,是作家诗性人格的体现;最后,《第七天》无论是形式的创新还是背后的价值指涉,都体现了作者试图唤醒人们对于个体生命的思考和鼓励人们追寻人生意蕴的殷切希冀,对当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3.23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