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视野下的唐宋仿木构砖室墓发展脉络——以壁柱为中心  

The Developmental Lineage of Tang and Song Dynasty Imitation Wood-Structured Brick Chamber Tombs from a Construction Perspective:Focusing on Pilaster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保卿 Zhang Baoqing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100875

出  处:《美术研究》2024年第4期6-11,共6页Art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唐宋之交中原北方地区的墓葬及其社会变迁研究”[项目编号:23CKG02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唐宋时期仿木构砖室墓的起源和发展脉络是学界重点探索的问题。仿木构砖室墓较早流行于中晚唐的河北地区,壁柱是出现较早的题材,应当受到关注。从营造角度考虑,在(弧)方形墓向圆形墓过渡的过程中,中晚唐河北地区墓壁砌筑壁柱的做法是墓葬建筑技术发展的结果;北宋晚期河南地区对墓葬壁面结构稳定的追求,导致壁柱数量增加,这是多边形墓葬在此时开始流行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可将唐宋河北、河南仿木构砖室墓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关 键 词:仿木构砖室墓 壁柱 营造 唐宋 

分 类 号:K878.8[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