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汉华[1] Huang Hanhua
出 处:《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15-23,共9页Jiaoxiang-Journal of Xi'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基 金:高建平教授主持的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美学与艺术学关键词研究”(编号:17ZDA017)撰写的“音乐符号”词条基础上整理而成的。
摘 要:对符号现象的思考,自古有之。我国古代有公孙龙“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的著名观点,认为但凡“物”都有名称,都能被指认;然而名称是概念,与被指示和指认的物是有区别的。“指”和“物”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有了现代符号学的能指和所指的意思了。西方符号学思想萌芽可追溯至古希腊和古罗马语义学、逻辑学、修辞学或诠释学等学说。然而,现代符号学作为学科的确立是在西方的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音乐符号学则更晚些。音乐符号学近年来受到国内音乐学界的关注,文章以关键词的形式,对符号、音乐符号的词源内涵,符号学中的理论内涵及其分类问题进行了考察;对中外符号学及音乐符号学发展及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梳理,以期为学界进一步了解音乐符号学提供某种参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1.10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