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斯曲次仁 吉太加 Drusi Chotsheiring;Cakthargye(School of Humanity,Xizang University,Lhasa,850000;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810000)
机构地区:[1]西藏大学文学院 [2]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810000
出 处:《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24年第2期161-177,195,196,共19页Journal of Tibet university
基 金: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藏文语法文献典籍分类及其语法思想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0BYY198。
摘 要:《三十颂》和《音势论》是藏文文法的奠基之作,对于这两部语言学巨著的注释与注疏已有不少,但大多数侧重于纯理论性的探讨,未能关注到藏语方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而,措秀喇嘛·罗布丁珍的诸文法著作则注重应用性研究,他的《正字法》也不以例外。该著作结合语言的实际应用,对藏文字母的发音、拼写、使用,以及动词的一般性变化、特殊性变化和零散性变化等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对藏文文法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提出了独特的学术见解。文章在评介措秀喇嘛·罗布丁珍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著作的基础上,探讨了《正字法》在康方言的音节发音特点,及其正字法方面所持的学术观点。同时,通过梳理措秀喇嘛·罗布丁珍关于藏语动词形态的基本学术观点,阐述了《正字法》在藏语文法研究,尤其是藏语动词研究方面取得的学术成就。文章认为,措秀喇嘛·罗布丁珍以藏语方言和书面语中再加字“-s”的读音已然消失为由,提除“简化再后置字-s”的观点虽有事实依据,但不宜全盘接受。Tshokshoi(tshogs shul in Tibetan)Lama Norbu Tenzin hold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ibetan Linguistics.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shokshoi Lama Norbu Tenzin and his works in various subject,focusses on the Orthography.The Orthography conduced thorough research on the local pronunciations of various letters,the three times,the general,particular and the specific,the post-suffix letter sa in Tibetan Linguistics,and suggested various new perspectives on some difficult issues in Tibetan linguistics.
分 类 号:H214[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