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凤巧[1] 黄孟君 林芝[1] LIN Fengqiao;HUANG Mengjun;LIN Zhi
出 处:《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4年第6期123-125,共3页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摘 要:目的探讨造影剂碘普罗胺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影像学检查且使用造影剂碘普罗胺的7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查后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碘普罗胺所致的不良反应,依据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统计789例患者使用碘普罗胺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分布情况,以及碘普罗胺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分布。收集2组的临床资料,先行单因素分析,再行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碘普罗胺所致不良反应的高危因素。结果789例患者使用碘普罗胺后共有65例出现不良反应,排名前三的分别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损害;65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分布以11~30 min占比最高。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间年龄、使用剂量、肾功能状况、联合用药、过敏史、饮水情况及合并糖尿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使用剂量≥90 mL、肾功能状况低下、联合用药、有过敏史、饮水<2500 mL及合并糖尿病均为影响碘普罗胺所致不良反应的高危因素(P均<0.05)。结论碘普罗胺所致的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且多发于用药后11~30 min,而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年龄、使用剂量、肾功能状况、联合用药、过敏史、饮水情况及合并糖尿病关联密切,临床应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做好不良反应的防治工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