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史“鲁郭茅”体制与俄苏文学史模式的本土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方维保[1]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24年第7期45-56,共12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百年中国新文学史编纂体例研究”(项目编号:20ZWB148);安徽省高校科研编制计划重大项目“百年中国新文学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项目编号:2023AH04001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中国新文学史叙述范式中的作家型文学史,有着古今中外历史叙述传统的支撑,由此形成了“先贤祠”式的叙述。但是,供奉在“先贤祠”中的新文学作家,并不是被散漫地堆积在殿堂里的,而是遵守着严格的祭奠秩序的。正如洪子诚先生所说:“作家在当代文学史中的位置问题,这是写当代史时都会遇到的难题。”(1)尽管学界很不喜欢将作家排座次,但在中国新文学编纂史中又是确实的存在。

关 键 词:新文学作家 中国新文学 当代文学史 新文学史 洪子诚 叙述范式 叙述传统 当代史 

分 类 号:I109[文学—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