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跃华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诗刊》2024年第8期157-166,共10页
基 金: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新诗人的杜甫言说与文学遗产的现代性转化”(编号:SQ2024251)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一、杜甫:“成为”现实主义诗人针对现代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与西方文学中的“现实主义”的微妙差异,李怡曾有精辟剖析。在他看来,“在西方诗歌史上,现实主义精神的影响主要在于对个人情感的某种节制、压抑,换之以一种客观的叙述语调,冷静地看待人生世事,如法国的巴那斯派和英国的维多利亚诗风,‘理想’正是这种现实主义所拒斥的”。而中国新诗中的“现实性”,更多的来源于中国古典诗歌资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96.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