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官聪 叶锡高 

机构地区:[1]江西省德兴市人民医院,334200

出  处:《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4年第21期101-103,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基  金:上饶市科技指导计划项目(2023CZDX228)。

摘  要: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德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按用药不同分为血塞通组与常规治疗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血塞通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用药至自主排便后停用。2组均随访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自主排气与排便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体质指数、相关量表评分[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胃肠道转运时间、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不良反应。结果 血塞通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3.33%(χ^(2)=4.706,P=0.030)。血塞通组自主排气时间、自主排便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治疗组(P<0.01)。治疗后1个月,2组体质指数、SF-36评分高于治疗前,SAS、SDS、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血塞通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2组胃肠道转运时间短于治疗前,且血塞通组短于常规治疗组(P<0.01);2组血清TNF-α、IL-1β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血塞通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血塞通组与常规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vs.3.33%,P=1.000)。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增强胃肠动力,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轻炎性反应程度,降低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关 键 词:急性粘连性肠梗阻 血塞通注射液 胃肠动力指标 炎性因子 不良反应 

分 类 号:R2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