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213003 [2]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213003
出 处:《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4年第22期138-140,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基 金:江苏省药学会—奥赛康医院药学基金(A202137);常州医院协会—常州四药医院药学科研基金(CJ20219029)。
摘 要: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种病毒为嗜神经性,在发疹前、发疹时和发疹后均可伴神经性疼痛,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期、慢性期和亚急性期^([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定义为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2-3])。据流行病学统计,中国每年约有7.7%人群患带状疱疹,其中29.8%发展为PHN^([4])。顽固的PHN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经济负担。研究表明,急性期疼痛越剧烈的患者发生PHN的风险越高,早期有效的镇痛治疗可降低PHN发生率^([5-7])。因此,本文通过回顾分析临床药师参与1例PHN患者的治疗过程,总结分析其病例特点和治疗方案,旨在为该类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