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调和”与后现代化中的“博弈”——怀旧主义视域下的“新芬兰电影”研究  

A Study of"New Finnish Cinema"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ostalgi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蔡晓芳[1] 刘璀灿 Cai Xiaofang;Liu Cuican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出  处:《当代电影》2024年第8期103-110,共8页Contemporary Cinema

摘  要:1999年起始,芬兰电影业出现了一股热潮:其国产电影在当年取得史上最高票房,电影院上座率出现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最大增长。这批电影连同活跃在21世纪的阿基·考里斯马基等人的一些重要作品,推动了“新芬兰电影”的生成与发展。“反思性怀旧”是“新芬兰电影”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种怀旧模式既传达了对现代时间概念的反叛,以个体面对历史漩涡的自我调和来反映失落的公民话语权;同时,也试图冲破后现代空间逻辑的枷锁,在国家主体的政治话语和资本主义制度之外创造一种博弈立场。

关 键 词:“新芬兰电影”怀旧主义 现代性 后现代性 时空表征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