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天艺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年第7期98-141,共44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左联文论及其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2&ZD28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1927年的郁达夫不仅为考察中国左翼文学源流提供了新的路径,亦是大时代知识分子转变的经典案例。颇为吊诡的是他仅“左转”了一年,至1927年底又复归平静。在“左翼郁达夫形象”的生成、发展与消散中,郁达夫因“王弼事件”脱离创造社以及秘密为中共编辑《民众》旬刊的史实长期以来被遮蔽。实际上,郁达夫在脱离创造社后曾有过短暂的政治体验,并与无政府主义者发生过激烈论战。在郁达夫与中共江苏省委合作期间,他的政治/文学身份几经变换,最后随着《民众》旬刊停刊他终止了专事政治批评的理想。这是郁达夫自1928年起对“革命文学”和左联极为冷淡的重要原因。郁达夫在1927年的经历,显示出大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转型过程中极为复杂且艰难的处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1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