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创伤患者输血前后凝血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巧明 

机构地区:[1]保山市人民医院输血科,云南保山678000

出  处:《医学前沿》2024年第4期273-275,共3页Frontiers of Medicine

摘  要:目的:对患者出现创伤后急诊输血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的分析。为此,对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该院接受急诊创伤输血治疗的68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输血情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方法:对照组采用悬浮式红细胞输注,观察组根据失血情况采用不同的血液制品输注。我们比较了这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和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结果:在输血后8和24小时,观察组的凝血指标(PT、TT、APTT)比对照组长,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计数(PLT)较低,D-D二聚体水平较高。结论:急诊创伤患者广泛输血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但同时对机体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对患者凝血功能的监测,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这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治疗效果,预防和处理与输血相关的凝血异常,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关 键 词:急诊创伤患者 输血前后 凝血指标变化 临床意义 

分 类 号:R47[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