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双雄
机构地区:[1]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741000
出 处:《医学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16期2736-2738,共3页The Journal o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摘 要:目的:探究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内膜切除联合补片重建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干预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接受术式的差异分为研究组(n=43,接受内膜切除联合补片重建)和对照组(n=43,接受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阻断时间)、不同时间点(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开始、动脉阻断、阻断后10min、开放、手术结束、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阻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手术开始、动脉阻断、开放以及手术结束时两组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阻断后10min、术后第1天以及术后第2天研究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麻醉后、动脉阻断、开放以及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阻断后10min、术后第1天以及术后第2天时研究组患者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开展内膜切除联合补片重建安全性较高,患者未出现死亡及脑卒中现象,且相较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内膜切除联合补片重建术后患者血压相对更为稳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4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