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惠慧[1]
机构地区:[1]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CCU科,广西南宁530022
出 处:《贵州医药》2024年第8期1208-1210,共3页Guizhou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Z-A20221106)。
摘 要:目的探讨高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2年生存状况,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592例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衰患者,其中,年龄≥75岁的315例患者为高龄组,年龄<75岁的278例患者为非高龄组。追踪观察2年,运用风险回归分析评价患者预后及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高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预后不理想,2年全因死亡率为67.9%,总体患者的中位数生存时间为19个月。高龄AHF患者中女性占比更大、以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为主、合并症多,常见病因是缺血性心肌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为:心率、年龄、伴有体循环淤血、血清肌酐、BNP水平、心功能Ⅲ~Ⅳ级。死亡独立保护因素为:女性、舒张压、长期口服β阻剂、螺内酯、地高辛、ACEI/ARB/ARNI、达格列净。结论高龄AHF患者死亡率高,规范使用“新四联”药物治疗比例较低,对于高龄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早期随访、提高随访频率、缩短随访时间,尽早控制肾功能衰竭,将“新四联”药物逐渐滴定至最大剂量,或能降低高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风险、改善生存质量。
分 类 号:R541.6[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