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培超
出 处:《江西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16-25,F0002,共11页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建研究”(23JJD710004)。
摘 要:中国环境伦理学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完全摆脱西方激进环境主义的影响,其价值理念、原则规范和实践导向都与中国本土社会和文化传统存在着明显的“违和感”。这种“违和感”对环境伦理学介入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活动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为中国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建构”提供了明确导向,也为构建中国环境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奠定了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2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