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致精妙的反讽,诙谐生动的表演--铁片大鼓《良心》赏析  

Appreciation on the Tiepian Dagu"Conscienc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韦静怡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曲艺》2024年第8期43-45,共3页

摘  要:铁片大鼓早先在天津又名乐亭大鼓,实际上与唐山的乐亭大鼓关系不大,其唱腔源于民国初年在河北方向流传的部分小调。当时京津冀的一些艺人已经在表演这个曲种,但那时它的音乐板式是一板一眼,演唱时音域不广,唱腔较为平稳单调,特色尚不明显。20世纪30年代初,王佩臣锐意进取,对铁片大鼓的唱腔、板式加以改革,改用一板三眼的板式,增加了唱腔和节奏的多变性,从而使铁片大鼓独特的艺术风格逐渐成型。

关 键 词:乐亭大鼓 铁片 艺术风格 京津冀 多变性 板式 民国初年 

分 类 号:J826[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