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程玄皓 CHENG Xuanhao
机构地区:[1]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2]宁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宁夏固原756099
出 处:《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8期85-93,共9页Journal of Ningxia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海原大地震灾害百年与文化变迁研究”(20XMZ095)。
摘 要:1920年海原大地震灾害发生已逾百年。百年社会文化变迁中,一棵古柳从自然之物到地震灾害“震柳”的变迁认知中,赋予一种文化精神及其人类学价值意蕴,建构生成的“震柳精神”成为海原极震区的文化精神之标。首先基于本地人主位立场对“震柳”自然人文环境与历史文化记忆深描与阐释,再对海原大地震灾害“震柳”到“震柳精神”的建构生成过程进行考论阐释,最后论述“震柳精神”所表达的“坚韧不拔与自强不息”的具体内涵,这是与海原人民的历史与现实生境相互契合的,具有价值合理性,而且其历史生成的过程,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传统具有价值契合性与相承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