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2]商丘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4年第14期175-182,共8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31801948);河南省科技攻关专项(编号:212102110467)。
摘 要:针对紫花苜蓿生产中灌溉水分和水磷利用率不理想的问题,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设置不同磷施用量(0、50、100、150 kg/hm^(2),P_(0)、P_(1)、P_(2)、P_(3))和灌溉方式(常规畦灌、干湿交替灌溉、浅埋灌溉,W_(1)、W_(2)、W_(3)),探究灌溉方式与施磷互作对紫花苜蓿产量、水磷利用及土壤磷组分的影响,为紫花苜蓿优质高产栽培与水磷协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相同灌溉方式下,随施磷量增加,紫花苜蓿总磷积累量、干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磷肥利用效率(PUE)、土壤全磷、难利用性磷、中等程度利用性磷、极易利用性磷及土壤转化酶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P_(2)存在较大值;土壤磷代谢酶(ACP、LCP)活性、有机磷、易利用性磷及磷活化系数(PAC)呈持续增加趋势。相同施磷水平下,W_(2)、W_(3)处理的上述指标均高于W_(1)处理。整体而言,W_(2)P_(2)处理具有最高的产量,其他处理3年平均较其降低1.21%~20.42%,PUE、PAC分别减少0.09~13.03百分点、1.09~9.16百分点。综上,施磷量为100 kg/hm^(2)结合干湿交替灌溉时,可促进土壤磷转化,提高紫花苜蓿水、磷利用效率及生产性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