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济南250355
出 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年第8期1384-1386,共3页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文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KJS-ZHYZ-2018-01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01507006)。
摘 要:人参有悠久的使用历史,其根茎为参芦。早期本草文献中人参、参芦不分,在后世发展过程中,参芦渐渐独立成药。南朝以前医药典籍中未见参芦二字,南朝首次出现人参去芦炮制方法的记载。后世医家逐渐形成了参芦涌吐、耗气的认识。然近现代大量研究表明参芦并无涌吐之功、耗气之弊,反而具有与人参类似的补益作用。参芦功效解读的演变过程,与法象思维的影响密不可分,也与文本错讹有关。因此当代临床实践中,应仔细考察文本源流,以正确应用。
分 类 号:R267.7[医药卫生—中医外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15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