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根原在破岩中”昆曲复兴与文化生态的涵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顾春芳[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

出  处:《中国戏剧》2024年第8期18-21,共4页Chinese Theatre

摘  要:青春版《牡丹亭》的横空出世,是百年来中华文化复兴的一件大事。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乾隆年间,昆曲趋于极盛,苏州班社林立,有“四五十家共据一郡”之说,王载扬《书陈优事》记载,清康熙年间苏州的昆班多达千数。从晚明到清中叶近200年中,昆曲独霸中国剧坛。道光年间,昆曲逐步衰落,标志性的事件为苏州最负盛名的“集秀班”解散;道光二十九年(1849),苏州城内能维持演出的戏班仅剩下4家,即大雅班、大章班、全福班、鸿福班。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陷苏州,戏班惊散。同治七年(1868),老郎庙重新开台,昆曲回光返照,昙花一现。1921年,“昆曲传习所”的成立,犹如昆曲在绝境中的“托孤”,500多个昆曲折子戏,因“传字辈”而得以续命。

关 键 词:青春版《牡丹亭》 同治七年 咸丰十年 康熙年间 集秀班 老郎庙 昆曲 清中叶 

分 类 号:J82[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