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邹琳敏
出 处:《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4年第21期88-90,共3页Legality Vision
摘 要:我国的息讼观念是古代官方较为推崇的一种纠纷解决办法,在蓝鼎元处理的一桩兄弟争财案件中,典型运用了息讼的方式调解了兄弟土地纠纷。作为中国古代独有的纠纷解决方式,息讼观念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注重人民的道德教育,在预防犯罪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体现出古人对血缘亲情、家族和睦的重视。此外,息讼思想亦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虽然传统的息讼观念抑制了人们的权利意识,强调义务本位,使人们丧失了对法律的信任,造成人们的厌讼心理,并不适用于当今社会,但是,今天我们如果采用科学的角度去分析这种思想的价值,仍然可以从息讼理念中寻找到合理的部分,使其对我国当前的法治建设有所裨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7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