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乔昂 陶海征[1] 邱建荣[2] QIAO Ang;TAO Haizheng;QIU Jianrong(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ilicate Materials for Architectures,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China;College of Opt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7,China)
机构地区:[1]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2]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杭州310027
出 处:《硅酸盐学报》2024年第8期2543-2544,共2页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
摘 要:在历史的长河中,玻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广泛的应用,深深地烙印在人类的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物质,更是科技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推动者和见证者。从17世纪开始,玻璃的大规模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建筑、交通、光学、化学和天文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玻璃作为非晶态物质,考虑到其热力学非平衡态的本质,“液态为什么会形成玻璃”这一基础科学问题至今未得到充分理解。因此,“玻璃的本质”被Science杂志评选为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之一;凝聚态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Philip W.Anderson教授也指出“玻璃和玻璃转变的本质是凝聚态物理中最深刻也是最有趣的未解难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