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2]中国政法大学
出 处:《中华商标》2024年第7期4-7,共4页China Trademark
摘 要:当今时代,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大技术和范式改变,在重塑社会经济的同时,也对包括商标法在内的现有法制造成了巨大冲击。就商标而言,短期来看,使用智能化工具能够改进商标申请注册和侵权执法的各项流程,节省了时间和金钱成本;长期而言,人工智能对商标法的颠覆,源于人工智能对商标基本功能的触及。来源识别功能作为商标制度的根本支柱之一,随着人工智能介入消费者行为而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变动。在此背景下,有必要运用消费者决策模型来审视人工智能给商标来源识别功能带来的影响,以评估人工智能和商标法之间的适应性,并为商标法变革提供理论基础。
关 键 词:商标制度 商标法 人工智能 智能化工具 商标申请 消费者行为 决策模型 来源识别
分 类 号:TP18[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D913[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25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