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1106
出 处:《农村经济》2024年第7期67-78,共12页Rural Economy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乡村数字治理中的主体赋能及行动机制研究”(编号:22YJCZH19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过程机理与提升路径研究”(编号:ND2023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完善资源配置方式已成为新时期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城乡融合与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基于2002—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资源配置均衡性的理论视角出发,对“资源配置方式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的逻辑关联进行理论解释与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乡之间的资源配置主要体现在经济要素、人力要素、政策要素、技术要素等方面,乡村公共事业的财政投入、乡村人才要素存在显著的非均衡配置,明显抑制城乡发展的融合效应;人口城镇化发展政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政策和农业技术开发对城乡融合发展起到正面的促进效应;地域开放程度亦有助于抑制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对此,需要进一步坚持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强化财政支农力度、推动人才回流与乡村人才精英培育、引进现代技术赋能乡村,并在户籍政策、土地政策、反贫困政策等方面深化改革,真正达成城乡要素的双向流通与平衡配置,最终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15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