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丹华[1] 马烽烽 卢荣[1] 葛许锋[1] 成红兵[1]
机构地区:[1]南通瑞慈医院骨科,江苏226010
出 处:《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4年第3期278-280,共3页Journal of Nan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基 金:南通市科技局项目(MS12020009)。
摘 要:目的:分析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方法:将行椎体成形术的175例患者根据疗效分为疗效不佳组(11例)和疗效佳组(164例),对影响疗效的性别、年龄、术前患者骨密度、是否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MRI检查是否提示存在后柱损伤、手术方式、骨水泥的注入量、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术前是否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手术方式的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及骨水泥的注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术前患者骨密度、MRI检查是否提示存在伤锥后柱损伤、术前VAS、术前O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伤椎后柱损伤、骨水泥的注入量是发生术后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结论:男性伤椎后柱损伤、骨水泥的注入量过大是导致椎体成形术后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21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