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讨乌梅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邓安妮 陈玉 薛贝贝 胥崟崧 李沁瑶 李建保[3] 田金娜[3] 

机构地区:[1]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75 [2]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71 [3]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72

出  处:《中成药》2024年第8期2778-2784,共7页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574027);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项目(20-Q16)。

摘  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结合动物实验探讨乌梅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乌梅丸的成分及其靶点,GeneCards、OMIM、TTD、DrugBank数据库获取支气管哮喘靶点,Metascape平台进行通路富集分析,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乌梅丸成分-支气管哮喘靶点”网络,Autodock软件将核心成分与其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建立哮喘小鼠模型,给予乌梅丸进行干预,采用HE染色、PAS染色、ELISA以及免疫组化(IHC)实验对乌梅丸的药效作用及网络药理学预测靶点进行验证。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乌梅丸治疗哮喘的核心成分为槲皮素、β-谷甾醇、山柰酚、豆甾醇、原阿片碱等,核心靶点有Akt1、IL6、VEGFA、TNF、CXCL8等,并主要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乌梅丸核心成分与靶点分子对接亲和力均小于-7 kcal/mol。动物实验验证结果显示,乌梅丸可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增生,降低肺组织中VEGFA及Akt的表达。结论乌梅丸可能通过以Akt、VEGFA为代表的核心靶点及PI3K/Akt等关键通路,调控炎症反应及气道重塑,进而改善支气管哮喘症状。

关 键 词:乌梅丸 支气管哮喘 网络药理学 VEGFA AKT 

分 类 号:R285.5[医药卫生—中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