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双勇
机构地区:[1]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陕西宝鸡721013
出 处:《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125-128,共4页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摘 要:学界对《周易》与《文心雕龙》的交互研究一直保有很高的热度。《文心雕龙·知音》篇是刘勰文学批评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周易》《乾》《坤》两卦为参照,对《知音》篇的论证逻辑及其思维方式进行分析,探究《周易》思维对《知音》篇创作的影响。研究发现,刘勰在探讨“音实难知”的原因、寻求“知音”的方法及成为“知音君子”的论述中受《周易》象数思维、主体认知思维及通变思维的影响,进而表现出很强的易学思维特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