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一璞 纪伟 苏文英 刘晓梅 任立凯 王敏[1] WANG Yipu;JI Wei;SU Wenying;LIU Xiaomei;REN Likai;WANG Min(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Jinzhong 030801,Shanxi;Lianyung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Lianyungang 222000,Jiangsu)
机构地区:[1]山西农业大学,晋中030801 [2]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连云港222000
出 处:《中国种业》2024年第8期91-96,共6页China Seed Industry
基 金:连云港市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SF2241)。
摘 要: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的重要标志,萌发期是可溶性糖利用的关键时期。因此采用HPLC-RID法测定栽培大豆晋大53和野生大豆平南在盐胁迫和PEG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萌发时期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以期得出大豆糖代谢在不同胁迫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可溶性糖含量及其组分存在差异,栽培大豆的蔗糖、棉子糖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大豆,水苏糖含量高于野生大豆但不明显;在盐胁迫及PEG胁迫条件下,2个品种大豆萌发期蔗糖含量和水苏糖含量整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栽培大豆葡萄糖含量呈上升趋势,野生大豆葡萄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同可溶性糖指标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葡萄糖、蔗糖与棉子糖含量两两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PEG胁迫条件下,4种可溶性糖含量两两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2种胁迫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结果说明,4种可溶性糖受胁迫影响的程度不同,变化趋势也不完全相同,不同胁迫对可溶性糖的作用机理可能存在差别,有待进一步解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13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