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佳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哲学系
出 处:《国外理论动态》2024年第3期64-72,共9页Foreign Theoretical Trends
摘 要:“物象化”是19世纪中期马克思所使用的概念,旨在通过揭示“关系表现为物”这一机制,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物对人的统治的现状。1960年代末,以广松涉为代表的日本学者深耕“物象化理论”研究领域,形成不同的理论流派,引起国际学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论。1980年代以后,日本物象化研究进入全盛时期,形成了以《资本论》研究为核心的物象化理论、将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的物象化理论,以及关于物象化理论的文献学研究等颇具特色的理论成果。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D731.3[政治法律—政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4.216.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