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壮骨针灸联合壮骨补肾颗粒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及对患者腰背痛和骨转换标志物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施文凯 洪丽 朱民喜 章京 

机构地区:[1]池州市中医医院疼痛科,安徽池州247100

出  处:《四川中医》2024年第7期199-202,共4页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安徽省红十字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2022ZYYD25),课题名称:自拟壮骨补肾颗粒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摘  要:目的:探究补骨壮骨针灸联合壮骨补肾颗粒治疗骨质疏松症(OP)(脾肾阳虚兼血瘀证)的效果及对患者腰背痛和骨转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遴选2021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脾肾阳虚兼血瘀证OP患者9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分为针灸组和联合药物组各49例,针灸组采用补骨壮骨针灸治疗,联合组在针灸组基础上加用壮骨补肾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腰背疼痛、骨代谢[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3)和骨钙素(OC)]和骨转换标志物[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总1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水平。结果:联合药物组治疗有效率为91.84%,显著高于针灸组75.51%(P<0.05);治疗2疗程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药物组显著低于针灸组(P<0.05);治疗第1、第4、第8周,两组腰背疼痛评分逐渐降低(P<0.05),且联合药物组显著低于针灸组(P<0.05);治疗2疗程后,两组BALP明显降低(P<0.05),25-OH-D_(3)和OC水平明显升高(P<0.05),联合药物组指标变化显著高于针灸组(P<0.05);治疗2疗程后,两组β-CTx和TP1N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联合药物组显著低于针灸组(P<0.05)。结论:补骨壮骨针灸联合壮骨补肾颗粒治疗OP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其腰背疼痛与骨转换进程,改善骨代谢,值得推荐。

关 键 词:骨质疏松症 脾肾阳虚兼血瘀证 补骨壮骨针灸 壮骨补肾颗粒 腰背痛 骨转换标志物 

分 类 号:R246.2[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