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慈姗 Sun Cishan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出 处:《文艺研究》2024年第8期94-106,共13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图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建构与反思研究”(批准号:20&ZD280)成果。
摘 要:在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新”与“旧”两种文学形制及文化心态都深切作用于时代情感的生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从事各体裁文学创作的沈祖棻,或可成为观照这一过程的微观个案。以个体成长经历为标尺,沈祖棻创作初始阶段的“情感学习”主要表现为在文坛与高校环境中对各类文体写作的尝试;随着战争经验对文学实践日益深化的影响,沈祖棻选择动用“旧形式”因应时局,并为一己之情寻找妥帖的安置方式,这在《涉江词》的写作中得到集中体现。在这些词作中,比兴作为一种渊源有自的修辞形态在情感与道统间建构了紧密关联,而程千帆对《涉江词》的笺注又将与“情”构成张力关系的“事”带入古典文体,使其生长出一定的现代性。最终,沈祖棻的文学实践呈现出新旧各种文体与文学要素对时代情感的形塑过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