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本经济的六点思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唐晓雪[1] 王佳琪 姜雪晴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出  处:《中国金融》2024年第16期84-85,共2页China Finance

摘  要:20世纪70年代,日本对美巨额顺差,日美经济失衡严重,之后被迫签订广场协议,日元大幅升值。此后,日本的政策应对失据,顺差减少有限,经历了泡沫经济和三十年的经济低迷期。巨额顺差的实质是人口红利和节俭带来的储蓄巨额顺差表面上看是进出口问题,但实质上是总储蓄与总投资的宏观问题。广场协议签订后,时任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委托以日本银行前总裁前川春雄为首的委员会进行对策研究,时称前川报告。报告以减少贸易顺差为首要目标,提出鼓励消费、扩大内需、海外投资、开放市场和结构性改革,容忍了日元升值和产业空心化,却未能实现目标。

关 键 词:结构性改革 产业空心化 日元升值 日本银行 广场协议 政策应对 总储蓄 中曾根康弘 

分 类 号:F131.3[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