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路杨[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 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5期30-44,共15页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摘 要:抗战全面爆发后,新文学作家在动荡的流亡与迁徙途中,也面临着经验结构与文学创作方式的重塑。作家如何在战争流亡中维系“生活”本身,以及如何以文学的方式理解和把握“战时生活”,成为文艺界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抗战初期大规模的战时流动给作家带来的“生活”问题入手,考察文学生产环境、作家生存状态与实践方式的战时重构,聚焦丘东平、周行、周扬之间的一场论争,及其与聂绀弩、艾青、冯乃超、端木蕻良等以胡风为中心的《七月》同人以及“文协”负责人老舍之间,就“抗战文艺”的发展问题展开的对话,透视左翼作家力图深入“战时生活”,将“作家生活与抗战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诉求及其内在困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9.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