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静[1]
出 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5期89-101,共13页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摘 要:“国家文学体制”是理解当代文学批评实践的重要框架,应当注意“国家”“文学”“批评”并非不言自明的本质化概念,其体制需要被历史化地看待。2014-2024年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持续变动,民族国家观念被进一步重审。当代文学批评作为文化生产的前沿阵地,可被视为思考当代中国的认知界面。在此视野下,这十年间当代文学批评实践的三重面向值得关注,包括批评界的经典化冲动及其反思、“讲好中国故事”的多重策略、文明论与地方性视野下的中国观更新。这三重面向彰显出当代文学批评与国家认同、文化战略间的密切关联,也揭示了当代文学批评的文化政治潜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4.7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