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长春130024
出 处:《黑龙江民族丛刊》2024年第3期33-43,共11页Heilongjiang National Series
摘 要: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后文简称为“两个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中国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础上,直面不同民族和国家间存在的多样性文化和文明差异,洞悉这种差异性背后存在的对文化丧失感的警醒意识,以文化和精神力量解决民族治理和全球治理问题的“共同体”方案。“两个共同体”之间不仅有相通的思想源泉和文化基础;同样面临“噪音”“杂音”的侵袭带来的文化壁垒,并在破解文化壁垒、消除文化危机,实现共同价值目标的“斗争”中完成文化自觉。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中国实践中的文化缩影,是人类文化进步中的重要阶段;人类命运共同体后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而提出,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更高层次的文化愿景。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文化正在一个更加宽广的文化交流语境中实现世界表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提供文化上的中国智慧。“两个共同体”的构建和筑牢将中国梦同世界梦相连,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价值意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0.20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