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遵义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贵州遵义563099 [2]遵义市播州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3]遵义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 [4]遵义市妇幼保健院妇科
出 处:《山东医药》2024年第25期103-107,共5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遵义市科技计划项目[遵市科合HZ字(2020)281号];遵义医科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课题(ZYK169)。
摘 要:宫腔粘连(IUA)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和难治病,是导致育龄期妇女月经量减少、闭经、继发性不孕或反复流产的主要原因。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是目前临床治疗IUA的首选方法,但因其对子宫内膜的创伤性操作,术后会引起宫腔再粘连。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并且组织相容性高、免疫调节能力强和致瘤性低,已广泛用于治疗IUA。但MSCs存在动员效率低、归巢困难和移植细胞排斥等问题。MSCs衍生的细胞外囊泡(EVs)是MSCs发挥旁分泌效应的一种重要形式,可向其靶细胞传递蛋白质、mRNA、miRNA和脂质等活性物质,不仅具有与其来源细胞相似的功能,而且其稳定性更高、免疫原性更低。MSCs衍生的EVs可通过抗炎和免疫调节、抑制子宫内膜纤维化、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和新生血管形成以及调节子宫内膜基质重塑等,促进IUA子宫内膜损伤修复。因此,利用MSCs衍生的EVs治疗IUA可能是一种有价值的替代策略,但目前对MSCs衍生的EVs成分及治疗IUA机制尚不明确并且缺乏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分离纯化技术,其治疗IUA仅在动物或细胞模型中进行。因此,尚需进一步阐明MSCs衍生的EVs主要成分和作用机制,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4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