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蔡晓辉 赵凯荣[2] Cai Xiaohui;Zhao Kairong
机构地区:[1]中原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4年第8期12-23,共12页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基 金:2022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共同富裕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22BKS046)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于当下数字化时代产生与发展的数字劳动,使得资本积累及其增殖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并形成了数字资本。相比于马克思所揭示的工厂化、机器化大生产所构成的产业资本及其金融资本,数字资本虽然具有独特的非物质性存在样态,但其本质依旧是一种物质要素存在与社会形式存在的统一体。因而,对数字资本本性的阐明始终植根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资本本身的形成与增殖的理论。对数字资本本性的辨析,既表明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一般资本”的科学性与普遍性,也表明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性与开放性评判当代数字资本的超越性理论视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0.6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