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国际护理学杂志》2024年第16期3037-3040,共4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时机提肛肌训练对前列腺术后尿失禁患者的影响。方法以泰兴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22年4~11月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于术后导尿管拔除时进行提肛训练,观察组于术前2 d开始进行提肛肌训,术后导尿管拔除时持续训练。通过留院观察及跟踪回访,于患者术后1 d与术后30 d时,使用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Chronic Prostatitis Symptom Index,NIH-CPSI)、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评价两组炎性反应,并对比30 d内的尿失禁发生率。使用国际尿失禁咨询问卷简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Short Form,ICI-Q-SF)评价两组患者的尿失禁控制情况。结果术后1 d,两组NIH-CPSI量表、IPS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0 d,观察组NIH-CPSI量表、IPS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0 d内,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ICI-Q-SF简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时,观察组ICI-Q-SF简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术前开始的提肛训练对减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前列腺炎性反应、控制尿失禁效果较为显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