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守森 鲜亮 林珑 陈力 庄东洲 王成[3] 叶丹[2] 张尚明
机构地区:[1]联勤保障部队900医院神经外科,福建福州350025 [2]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福建福州350025 [3]皖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安徽芜湖241100
出 处:《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23年第12期1-4,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
基 金:福建省科技创新联合资金项目(编号:2019Y9045);联勤医学重点专科(神经外科)项目(编号:LQZD-SW)。
摘 要: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术中脑膨出是导致死亡及预后不良的一种重要病理现象[1-2]。虽然脑外伤术中阶梯式减压技术已逐步普及,但仍缺乏基础实验研究来证实术中脑膨出的潜在发生机制。大量临床研究主要针对脑膨出的危险因素和预后进行分析,却始终难以突破对病理发生机制的探索。梯度式减压技术被证实可以预防部分术中脑膨出的发生,但仍有部分患者脑膨出未能避免,也无法在进入手术室前就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其根本原因可能是并未真正了解单纯性脑膨出的关键机制。基于本课题组前期基础与临床研究,并与既往研究文献剖析,本文尝试从血流动力学角度提出新的假说,重新认识脑膨出发生机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4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