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石艺璇 李志浩 孔令旗[1,2] 曾小华 陈琴华 武伦[1,2] 梅春美[1,2] 王红梅
机构地区:[1]湖北医药学院药学院,湖北十堰442000 [2]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湖北十堰442000
出 处:《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457-462,共6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72509);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专项面上项目(ZY2021M051);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B2020106)。
摘 要:肝癌是第六大癌症,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肝癌,约占原发性肝癌的75%~85%。在中国,原发性肝癌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给我国的公共卫生领域带来了重大挑战[1-2]。目前针对HCC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原位肝移植、手术切除、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等[3-7]。这些治疗方法各有利弊,并非总能对患者产生最优的治疗结果,比如肝移植可将患者的生存率提高到一定水平,但由于同种异体肝移植的短缺、终身免疫抑制、肝癌细胞快速再生导致的较高复发率都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8]。并且由于肝癌大多数具有强隐匿性,患者一般到中晚期阶段才被发现,而生物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作为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治疗效果通常不是非常理想[9]。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7.14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