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冬凯
机构地区:[1]漯河中院研究室
出 处:《公民与法(审判版)》2024年第5期12-18,共7页Citizen and Law
摘 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中“审判前财产扣押令”(即财产保全制度)的可用性是“执行合同”司法程序质量评价指标之一,其目的在于降低通过法院强制执行合同的“成本”和“时间”,实现诉讼利益的最大化。“诉讼保全责任保险”正式引入诉讼保全制度后,显著降低了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的诉讼成本,也节约了执行成本。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民商事纠纷,尤其是标的额较大的商事纠纷案件中。然而“诉讼保全责任保险”至今并无统一的概念和操作规范,司法实践中,“诉讼保全责任保险”滥用引发的诉讼不诚信、恶意扩大财产保全范围等诉讼风险,反而增加了当事人的“隐性诉讼成本”,降低了企业对于法院营商环境满意度的评价,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司法获得感、安全感。笔者认为应当将“诉讼保全责任保险”作为其他担保方式的补充,通过建立“保险人备案”“超标的保全处罚”,完善“诉讼保全瑕疵赔偿”等,进一步完善诉讼保全制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15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