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黎劼潇 陆枢桠 张佳宁(综述) 唐科[1] 明洁(审校)[2]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武汉430030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武汉430022
出 处:《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24年第8期1302-1306,共5页Acta Universitatis Medicinalis Anhui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2322049、82150103、82071864、82270830);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22YFA1206000);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编号:鄂组通[2021]17号)。
摘 要:肿瘤微环境(TME)是一张编织极为复杂的网络,肿瘤细胞、基质细胞和免疫细胞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或细胞因子的旁分泌信号互相影响,形成了复杂的细胞间通讯系统。而近年来,基于细胞外囊泡(EV)的细胞间通讯已成为日益重要的通讯方式。EV可通过传递生物活性物质或通过其表面的配体影响所接触的各种细胞,进而使肿瘤免疫微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因此,整合EV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对于EV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TME中不同来源的EV在肿瘤免疫调控中的作用,具体分析了EV在肿瘤免疫调控过程中的作用,旨在为临床肿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