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珈豪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世界文化》2024年第8期30-32,33,34,共5页World Culture
基 金: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古尔纳《最后的礼物》中的非洲性研究”(2023YJSSS063)阶段性成果。
摘 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1948—)笔下的主人公——从《离别的记忆》(1987)中的哈桑,到《赞美沉默》(1996)中的无名叙述者、《海边》(2001)中的萨利赫·奥马尔等等,他们的流散经历是学术界无法避开的话题。而他2011年创作的《最后的礼物》通过全知叙述者及记忆叙事,逐步拼凑起主人公阿巴斯早年逃离故乡桑给巴尔、作为水手在海上流散多年直至偶然定居英国的故事,这些故事作为阿巴斯弥留之际送给子女的“最后的礼物”,疗愈了两代移民在异国他乡的身份顽疾。而小说中人物的海上流散经历,呈现出比“流离失所”更为丰富的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4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