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区宫室建筑的历时性变化与早期国家形成(下)  

The Diachronic Changes of Palace Architecture in the Central Plains and the Formation of Early State(Second)(Special Contribu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桑栎 陈国梁[2] Sang Li;Chen Guoliang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出  处:《南方文物》2024年第3期1-13,共13页Cultural Relics in Southern China

基  金:河南省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中原地区早期国家宫室制度研究”(项目批准号:2022XWH092);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第八批课题一般项目“早期国家宫室制度研究”(项目编号:Y2022-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两河流域北部早期国家的形成研究”(项目批准号:20BKG002)和“偃师商城一期遗存研究”(项目批准号:21BKG006)的资助。

摘  要:五、二里头至二里岗时期:核心聚落与宫室建筑区整个新石器时代,中原地区的文化与经济重心不断变动,即从仰韶早期的关中平原,转移至中期(庙底沟文化)的陕晋豫地区,仰韶晚期再次转移至原核心区的边缘地带;龙山时代,庙底沟二期文化的重心再次回到陕晋豫地区,龙山晚期晋南及北方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

关 键 词:庙底沟文化 仰韶晚期 龙山晚期 二里头 新石器时代 关中平原 二里岗 中原地区 

分 类 号:K879.1[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