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P术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福荣[1] 郝富永 胡春江[1] 张海矿 

机构地区:[1]天长市人民医院骨三科,安徽滁州239300

出  处:《颈腰痛杂志》2024年第4期751-754,共4页The Journal of Cervicodynia and Lumbodynia

摘  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术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10例OVCF患者,均采用PVP术治疗,随访15~38个月,平均(48.11±4.91)个月。记录邻近椎体新发骨折情况,设为骨折组与未骨折组,比较两组术前骨密度、年龄、骨折椎数量等病历资料,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VP术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110例患者术后,有16例邻近椎体新发骨折,发生率14.55%。骨折组、未骨折组术前骨密度、年龄、是否进行规范性抗骨质疏松治疗、骨折椎体数、骨水泥分布、骨水泥渗漏、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椎体高度恢复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穿刺侧别、骨折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水泥团块型分布、年龄>80岁、未进行规范性抗骨质疏松治疗、骨折椎体≥3个、术前骨密度<-3.5 SD是PVP术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VP术后易出现邻近椎体新发骨折,与骨密度、年龄、抗骨质疏松治疗、骨折椎体数量、骨水泥分布等有关。

关 键 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邻近椎体新发骨折 

分 类 号:R683.2[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